這星期大偵探依舊忙碌,10/13(三)例行性的生態調查,適逢成龍國小第一次多元評量結束,一群孩子相約出來蹓躂,郭小孩和柳橙汁在賞鳥牆遇到他們,一個不小心在這裡待太久,眼看太陽就要落海,趕緊再到秘密基地做調查,最後,在些許的夕陽光線下做完第三點(深水區)的調查,回到學校後,天色全暗,被忙著聯絡工作的QQmei笑:摸黑做調查,鳥都跑光囉!
隔天(10/14)大偵探順著北風南下,來到台南縣將軍鄉苓和國小,參加「台南縣九十九年度地層下陷防治教育—志工召募及宣導教育專業成長班研習活動」。這個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成大水工所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的丁崇峰老師,一直是大偵探心目中"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顧問",每次遇到和地層下陷有關的問題,就會打電話問丁老師,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大偵探解答,但我們卻沒見過面。這次研習,是丁老師邀請大偵探去分享「各項資源的運用及深耕教育的作為」(這是單元課程的名稱),所以,終於在苓和國小見到丁老師,並當面向他表達大偵探的謝意 :D。
10/15(五) 大偵探的老大、仙姑郭姊(基金會的執行秘書,有時候又稱"仙姑",因為她知道各地好吃的、好玩的、還有要去台中哪裡看很厲害的中醫)和稻長阿富 (有機稻場的主任,我們都叫他"稻長"啦)帶來日本環境教育學會的阿部治教授和萩原豪先生,他們來台灣參加「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研討會」,會議前順便來成龍溼地看看。不過,今天晚上大偵探在安龍宮廟前要播放電影,有點緊張,擔心對客人招待不周,也擔心晚上的場佈、聯絡等事情。在有點忙亂的情形下,每件事情都順利完成,我們在涼冷的夜色中揭開2010成龍溼地long stay的序曲—看電影。
看電影之前,QQmei和老大,用了一些時間向大家說明long stay的系列活動,以及"不可不知的事情"。
Long stay系列活動,包括10/15看電影、10/23畫告示牌、10/30打掃溼地+設立告示牌,目的是為了提醒大家候鳥朋友們來了,捕魚人請暫時不要去溼地抓魚,以免干擾候鳥棲息,還有,大家在慶典活動放鞭炮時,不要將"炮口"對著溼地。
而"不可不知"的事情攸關成龍溼地近期內的規畫與建設,大偵探覺得成龍村民有知的權利,所以把大偵探即將要做的事—賞鳥牆大改造、土質改良實驗,和鄉公所正在規劃的事—台17線旁成龍溼地北側的火葬場,以及縣政府不久前獲得營建署補助的「台灣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示範計畫」,都告訴大家。
▲佈場完剛好天黑。
自從去年六月大偵探進入成龍村後,我們知道有許多計畫在這裡默默進行著,所有計畫的立意都很好,但難免因計畫主管單位不同、缺少橫向溝通,造成一些些的資源重疊或衝突,所以,當大偵探的招風耳一聽到什麼風吹草動,一定會想辦法搞清楚後再告訴大家,這剛好和今天晚上的電影互相呼應—人類的許多(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很大,我們不能擅自決定環境的未來,應該考量到所有生命的永續,以免造成像電影裡的狸子所說的:「太遲了」的遺憾。
就在老大說明那些計畫的同時,大偵探發現坐在椅子上的小偵探,露出驚訝的表情,郭子、家齡、茶碗蒸就抓著郭小孩一直問:「真的嗎?」、「要蓋在哪裡?」、「這樣好嗎?」帶著一堆疑問,小偵探們在黑夜中開始看電影,長達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氣溫莫名其妙地降低,然後,大偵探就看到有些人跑回家拿外套,或者打電話叫家人送外套、薄被(沒錯,真的是被子)來,大偵探也冷得"皮皮挫",就和一堆小偵探坐在一起取暖。
10/17-18,大偵探、郭子爸、郭子媽去有機稻場和「大家一起來玩樸門」。這次的課程很有趣,第一天Peter和慧儀教大家如何收集雨水、如何善用地勢來收集雨水和耕種,不但在現場做一個集水筒,也給我們看許多案例,如:利用樹葉來收集、在樹枝上綁線來匯集、在屋沿裝引管…等。第二天,課程的重點在於堆肥實作和植物社群;大家把家裡的廚餘帶來,加上稻場的租糠、落葉、稻梗、剛好死在樹下的紅鳩屍體、未熟成的堆肥、鴨子池裡很肥的底土和水,等於是將乾的有機質+溼的有機質(Peter稱為陰陽調和堆肥法,就是碳氮的比例),再加上自然界的水和空氣,在稻場後方的竹林下合力完成一個好大的堆肥,也在稻場的菜園裡,完成一個厚土種植法的植物社群,哈哈…真期待下次上課時能看到成果。
就在老大說明那些計畫的同時,大偵探發現坐在椅子上的小偵探,露出驚訝的表情,郭子、家齡、茶碗蒸就抓著郭小孩一直問:「真的嗎?」、「要蓋在哪裡?」、「這樣好嗎?」帶著一堆疑問,小偵探們在黑夜中開始看電影,長達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氣溫莫名其妙地降低,然後,大偵探就看到有些人跑回家拿外套,或者打電話叫家人送外套、薄被(沒錯,真的是被子)來,大偵探也冷得"皮皮挫",就和一堆小偵探坐在一起取暖。
10/17-18,大偵探、郭子爸、郭子媽去有機稻場和「大家一起來玩樸門」。這次的課程很有趣,第一天Peter和慧儀教大家如何收集雨水、如何善用地勢來收集雨水和耕種,不但在現場做一個集水筒,也給我們看許多案例,如:利用樹葉來收集、在樹枝上綁線來匯集、在屋沿裝引管…等。第二天,課程的重點在於堆肥實作和植物社群;大家把家裡的廚餘帶來,加上稻場的租糠、落葉、稻梗、剛好死在樹下的紅鳩屍體、未熟成的堆肥、鴨子池裡很肥的底土和水,等於是將乾的有機質+溼的有機質(Peter稱為陰陽調和堆肥法,就是碳氮的比例),再加上自然界的水和空氣,在稻場後方的竹林下合力完成一個好大的堆肥,也在稻場的菜園裡,完成一個厚土種植法的植物社群,哈哈…真期待下次上課時能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