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的文蛤養殖即將結束,
準備好跟蛤寶們說掰掰了~
大偵探在5月13日進行了例行性的文蛤測量,這天距離當初蛤寶入住的那天,已經過了1年又42天,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培育,可以說是很''憨慢''吧!! 自從三月來,若在魚塭遇到附近的阿伯阿姆,最常見的第一句問候就是:「啊係要抓了沒有?是多大粒了?怎麼不卡緊抓一抓?」。但大偵探''憨慢''的原因也不全然在於養殖技術,亦受到來自大環境改變的影響。去年的文蛤普遍收成較晚,這現象從專門從事拖''蛤仔機''(文蛤收穫機)的老芋仔的工作量就可以知道,往年四月起老芋仔的工作已逐漸進入淡季,因為前一個年度的養殖約莫結束,大家紛紛開始清池、曬池,準備著下個年度的放養。但今年,老芋仔可是至今都很忙碌。除此之外,前陣子還有一篇與文蛤相關的新聞報導,因著弧菌感染、近親繁殖、池底老化、氣候不穩定等因素影響,文蛤養殖已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者,可參考這篇連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512/859227/)
▲各位有覺得這批蛤寶哪裡看起來怪怪的嗎XDD
(有沒有像是被另外一個小殼包夾著)
▲混濁不透的池水代表文蛤的濾食狀況不佳
(大偵探會藉由池底連結水車的電線來判斷池水的透明度)
▲沒有在成長的文蛤(左)呈現''黑蛇蛇''的樣子,
有在成長的文蛤(右),殼的前端則會有漂亮的紋路
有在成長的文蛤(右),殼的前端則會有漂亮的紋路
▲厚薄程度之差異,是文蛤好一段時間沒長大的印記
(從側面看好像還蠻有喜感的:P)
根據厚厚的養殖紀錄,文蛤從原先放養時450粒一斤,至現在有四成是「夠扮」的,約為42粒一斤,另外六成則平均約為66粒一斤,整體看來小顆的還是偏多。向來沒志氣的老芋仔認為,這次收成如果能有三百斤「夠扮」的就要偷笑了,郭小孩則覺得應該還能抓個六百斤!!芋爸則是安慰大偵探,現在市場上很缺貨,連池邊價都已經高漲,所以不管大顆小顆都會有人要啦!眼看著收成之日步步逼近,但文蛤池卻從四月底開始有些狀況,依照當地養殖前輩的判斷,很可能是因著季節轉換,南風北風交替吹拂,使得地氣抬升、土表燒熱,土底的阿摩尼亞也跟著被釋出,讓生活在池底的文蛤感到很不舒適,所以紛紛移動到了土表。但這並非正常的行為,當地人把這現象稱為「翹角」,老芋仔則用更生動的話表達說:「他會爬到土表來給你看見!就是在跟你喊救命了啦~要你趕緊想辦法救救他」,而在「翹角」幾天後,若文蛤仍舊感到不舒適,很可能就會開殼、死亡。
▲爬至土表「翹角」的文蛤(左);已開殼死亡的文蛤(右)
▲每日大偵探跟老芋仔都會下池子撿死殼,
分類並且此判斷池子目前的狀況
▲撿死殼時,老芋仔也偷摸了幾顆。
幸好池子裡還是有漂亮健康的文蛤!!
面對這次的狀況,讓大偵探想起先前阿禾師曾經說過:「死剩的就是我們的」這句很有韻味的話,但畢竟養殖是地方人重要的經濟來源,一年的收成往往也就這麼一次,因此很難能夠就這麼順天,一定會立即性的藉由抽取地下水來解決問題,能挽救多少算多少。養殖是一級產業,受環境氣候的影響很大,在未收成上岸前,一切皆有很大的變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有好的環境才能確保有好的養殖成果。大偵探的實驗仍在持續的進行中,雖然技術還不是很純熟,但我們努力的找尋方法,每年每年都在累積著面對氣候及環境變化的經驗,甚至預計在下一期放養水試所新推薦並已育苗成功的另一本土種文蛤,看看他是否更具備面對環境變動的調適性。我們希望能依據地方的養殖現況,找到更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
養殖是大偵探在成龍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當養殖(生產)的方式改變,環境也就會跟著改變,若要地方人願意加入大偵探不抽地下水的行列,要看到的不僅是大偵探收成得好(雖然這次可能要漏氣了),也要看到原來是有這麼一群願意支持這項行動的消費者,不論你是老客戶還是新朋友,大家一起好事鬥相報,揪團來下單吧!! 有你的支持,對大偵探、養殖戶及社區而言,將是很大的鼓勵。
網路預購連結表單在此,https://goo.gl/fCErV9。填寫完後,大偵探會主動與您連絡的,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