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牛奶貝?
去年開始,持續都有文蛤大量死亡的新聞,死因眾說紛紜,有「天氣異常導致水質環境劇烈變化」、「投餵過量導致池底惡化細菌滋生」、「近親繁殖基因宅化環境適應力降低」…等多方揣測。此次是大偵探第四期的養殖,在阿禾師建議下,改養俗稱「牛奶貝」的新品種文蛤,因其較具野性,預期對環境的適應力會較強。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老芋仔都會說:「奇怪,這種蛤仔真的都不會死捏!」。
蛤寶的進排水口顯露在表土,當地人將這現象稱為「開目」,
代表生長良好、正努力的吸收濾食。
養殖過程中,大偵探每個月會進行一次測量,
密切關注牛奶貝的生長狀況。
代表生長良好、正努力的吸收濾食。
養殖過程中,大偵探每個月會進行一次測量,
密切關注牛奶貝的生長狀況。
長達十六個月的等待
說來…蠻不好意思,牛奶貝雖然沒有大量死亡,但大偵探卻花了比一般養殖多一倍的時間才收成。從2016年9月1日放養,預定於2018年1月10日收成。起初正逢涼爽的時節,牛奶貝開心平穩地成長著,池水幾乎天天清可見底(這代表牛奶貝有點吃不夠的狀態,但大偵探怕池水過肥造成水質變化,也不敢過度追加飼料)。隨著夏天接近,天氣逐漸變熱,池水的藻色也跟著加深,糟糕牛奶貝開始「耍自閉」了,呈現一個「吃不大也餓不死」的狀態。大偵探曾經多次試著加高水位,希望蛤寶們可以感覺較涼爽舒適,胃口大增,無奈成龍村此區的魚塭因地質關係,受到鄰池的影響頗大,大偵探每天加高水位,隔日就又消退,如此反反覆覆一點進展都沒有,在幾番討論後終於在九月決議移至下崙阿禾師池中寄養。
除了沒有「眉頭(生長痕跡)」整顆黑漆漆外,老芋仔破殼一探究竟,
才發現牛奶貝非常非常的瘦。
此次移池收成共1,100斤(平均53粒/斤),育成率達86%,算是相當不錯~
(可見牛奶貝對環境的耐受度高,不容易死亡)
再次來到池邊探望牛奶貝,並請教阿禾師吐砂及清洗方法,為收成做準備。
此時牛奶貝平均已有36粒/斤,長大了不少,阿禾師笑說:「牛奶貝是大胃王,你要多餵一點東西給他吃:!」
我不美,但我一樣鮮甜
阿伯阿姆們都很好奇大偵探嘗試養殖的新品種,許多人第一眼看到,都會說這是野生的二枚貝類-赤嘴仔,因為「赤嘴仔」跟牛奶貝一樣,殼的紋路都比較深;也有人發揮想像力,喃喃自語的說:「這一定是赤嘴仔跟文蛤雜交後的新品種」。雖然大家說不清這是什麼品種,但不少人覺得質地粗糙的牛奶貝,賣像不如黑金光亮的文蛤,但「美」是很主觀的,就食材而言,風味跟口感反而是更重要的吧!經大偵探試吃後可以保證,一樣鮮甜沒話說,肉質甚至比文蛤更加Q彈(疑~這是在自賣自誇嗎?XD)
殼表紋路較深的牛奶貝(因為剛從池子摸起,所以顏色較黑)
不要流口水,大偵探就不客氣先替各位試吃了!!
哈哈~還是交給各位品嚐後再給予評價囉!如果消費者接受度高,加上牛奶貝耐受性高(死亡率低),相信未來可是會大受歡迎呢!不囉嗦,快到「成龍溼地鳥仔區生產班」搶''鮮''訂購吧:https://www.facebook.com/CL.fishf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