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樹教育基金會

觀樹教育基金會台中(大偵探)總部 04-22304611
成龍溼地偵探社辦公室 05-7970856 chenglong.office@gmail.com

<<大偵探的心內話>>

成龍溼地目前尚無停車場、公共廁所,作為一個環境學習場域相關必要的設施正逐步由觀樹教育基金會帶動村民才開始要一步一步地建構
,很感謝近來許多團體給我們所辦理的社區環境教育課程許多肯定,但目前此地真的只適合小團體、深度的知性之旅,希望大家能夠諒解,一起等待,給這片土地、這個小村子足夠的時間去喘息、凝聚共識,尋找出和這片大地共生共榮的生存之道。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和大偵探去學養殖--第二篇

郭小孩補充:年底了,很多商店都在清倉特賣,大偵探也得清倉一下,但沒有特賣啦,是要把今年的一些工作先做一個總結,所以會比較忙,於是大偵探找來一個打手—蔡向榮先生,幫三代班的部落格寫一篇新的文章,蔡大哥也是有「和大偵探一起去宜蘭學養殖」,他喜歡攝影,設備齊全,就讓我們來看看唸法律畢業的蔡大哥,以照片為主的書寫方式,像不像是律師舉證時要書寫的訴訟文 :P

第一天(12/10)
1、有機稻場

有機稻場是山水米公司為了推廣有機種植所籌設的一個希望工作站,以一塊錢的象徵性代價租給觀樹教育基金會負責環境教育的推廣工作。照片中像是漂浮在稻田上的建築物(今年二期稻已經收割,漂浮的感覺沒那麼強烈)即為主要活動場所,包括:教室、廚房、餐廳、展場, 這裡經常舉辦有機種植研習,是社區居民交換心得的聚會場所。後方的藍白色的建築為一電子公司。


這裏利用合鴨覓食雜草與福壽螺的習性,避免使用農藥及除草劑,同時鴨子的排洩物又可提供肥料,是一種與土地共生的農法。每隻鴨子活力十足,聽說因為稻子已收成,這批鴨子會送廠加工成料理包。旁邊的魚池,與養鴨池相通,可過濾養鴨池的污水,又可養魚,池塘裡有一隻鵝囂張地宣示領域。

連圍籬都設計得這麼可愛。

2、金車養蝦場

金車生技?是賣藥品或健康食品?進來看看就知道啦!


原來是用大圓桶來養白蝦,可別小看它,這一池可養十萬尾白蝦。這個養蝦場是引用宜蘭外海純海水養殖,海水經UV殺菌。蝦苗則是東港SPF無病毒蝦苗,同時圓桶池底舖地膜隔絕泥土與病毒,因此完全不用抗生素。


金車設計的中央排污設備,可排除殘餌與排泄物。

脫殼後的蝦殼,注意到了嗎?池水是褐色藻相,屬矽藻類,最適合蝦子生長。

張課長詳細為我們解說,金車養蝦場系統化養殖作業,二甲多的養殖廠只需二名工人管理,節省人力成本。參觀之後,金車請大家吃白蝦,嚐看看那一盤比較好吃?右邊顏色比較紅的是零下36度急速冷凍蝦,左邊是現撈鮮蝦。

4、大塭養殖區海水供應站

海水供應站把海裡的水抽起來儲存在這個大池,再經由配管供應給養殖戶。金車養蝦場就是引用這裏的海水,養殖戶用水是算度數的,可不是免費的。

5、溪和三代目

溪和三代目是一家位於利澤工業區內的漁產加工廠,「溪和」是公司名稱,已經經營到第三代了。進去瞧瞧賣的是什麼?

由第三代老闆為我們解說,背景照片是宜蘭古早漁市集。看來成功的銷售手法不只是注重產品品質,還必需具有「故事性」。

這裡提供免費試吃,主要有吻仔魚、小卷、四破魚、丁香魚…等,還有許多精緻小菜。大偵探們一路試吃,還能保持這麼苗條,不知有何秘訣?


試吃一輪之後,老闆和工作人員還重現當年魚市場拍賣場景,讓現場遊客參與競標,確定最高出價者後搖銅鈴表示賣出,老闆表示拍賣價金捐贈給公益團體。最後,老闆還破例讓我們參觀加工廠內部,真正一塵不染,今年通過HACCP認證,展現管理者的用心,老闆今年要爭取神農獎提名。

第二天(12/11)
1、「浮現-發想之島」
「浮現-發想之島」由宜蘭年輕建築師林憲慶與兄長聯手打造,曾獲2006年台灣建築獎,各類節目媒體均曾報導過,建築物就蓋建在他父親的魚塭上,想不到吧!通往建築物的木平台平常是收起來的,有需要時以電動機關展開聯結,像不像童話故事中的水上城堡?照片裡穿紅色衣服的就是林憲慶建築師,完全就像是一位藝術家。今天,我們又成為"破例"的參觀者。


「浮現」周圍的蘆葦形成天然的遮蔽牆,整個空間開闊又隱密。整體而言,就像是有護城河的城堡,水上屋的構想或許可做為口湖這種地層下陷區域的借鏡,但是老一輩根深蒂固的風水觀念可能難以接受吧?!

想住嗎?一晚12000台幣。房間有露台及游泳池。

3、大宅院有機市集

市集位於冬山鄉慈心華德福幼稚園內(可別看這間幼稚園不起眼,許多台北人為了讓小孩進來就讀,甚至在宜蘭置產),希望能夠整合宜蘭在地小農,開闢出一條自產自銷的通路,讓友善農耕的種子能在蘭陽平原上遍地發芽。頭戴鴨舌帽的是賴清松先生,留日法學碩士,卻選擇回到宜蘭種田,創立「穀東俱樂部」。仔細看賴先生頭上的那些標語,其中「身土不二」?就是「吃在地」啦!賴先生說當初市集草創初期,小農們比顧客還多,結果小農們只能互相捧場買對方的產品。

4、吃午餐+李意娟老師的經驗分享


吃完中餐後,由李意娟老師講授海水養殖白蝦的經驗分享,背景是李老師家在花蓮經營的養殖場,可不是風景區喔!李老師目前在海洋大學攻讀博士班,父親本身即從事養殖業,她從小耳濡目染,可謂理論與實務兼備。李老師認為市面上標榜的「無毒蝦」是消極的口號,「健康蝦」才是積極的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的食品。李老師提出一個觀念:「養蝦需先養水」、「養水即是養藻」,只要加強人為的管理,配合科學的管理方式,根本不需使用藥品,養蝦仍有不錯的利潤。他們所設計的養殖場非常有效率,依蝦子大小分池飼養的方法,使得一分地養殖池的收成量比傳統一甲地土池還多,而且可穩定收成不間斷。感謝李老師無私的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